根据现代教育管理的思想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特征,学校在“I CAN AND I DO”的学校精神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为聚焦点,努力营造“守护童心”的教师团队文化氛围。近几年来,党支部通过“镀金半小时”、“文华沙龙”、“班级经营”的学习型团队的内涵发展与深入学习实践研究,使以“守护童心”为精髓的教师自主学习型团队的综合实践,以开设主题论坛的形式和叙事的手段实现对教师职业幸福之路的探寻,成为新一轮教师发展的独特的文化形象与发展标志,为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实现学校优质团队品牌创建探寻最嘉的策略与途径。
1.“镀金半小时”学习型团队:形成了以案例呈现式的教师分享学习机制。
借助每周五下午教师学习平台,我们开展以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和谐互动为目的的共享平台。我们从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开始带头主持,到今天人人报名参与,每位参与者非常重视这种被“关注”的体验,大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学所想通过每周这个学习平台与同仁分享。通过现代信息科技的技术,把自己教育教学感悟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把读书心得与人生哲理不失信心得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把英语、音乐、舞剧有机组合带入大家走进神奇的世界------每次镀金,大家兴趣盎然,即时提问、对话,活跃了学校的学习空气,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学习。2011年以来,我们在“唤醒童心、理解童心“的基础上,开展了“守护童心”实践中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建立了本校以“守护童心,关爱成长”为核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从自我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为“守护童心”校本知识库的构建,贡献具有专业发展个性的案例“资源夹”。从而促进研究信息的流通,鼓励专业合作与分享,使“守护童心”的意识和水平成为学校教育发展与创造的支撑力。
2.“班级经营”学习型团队:提升了学校文化辐射力的情怀积淀。
在创建学校精神文明中,我们特别关注教师们的“成事中成人”,在学习研究中促进教师成长。学校教师队伍中年青人多,活泼而朝气,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遇到困难常常无从入手。为了让独生子女的教师快速进入教师角色,真正走进童心,支部借助优秀教师沈文华等骨干教师的力量成立了“班级经营”学习型团队,旨在将办学理想和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行动指南,我们依靠外国儿童绘本、“儿童哲学”阅读序列的实践,初探“自信——自爱——自为”的巨一学生“自育”机制,用一本本童书、中外成功教育案例与书籍启迪感召与传递力量。如,近两年来,“班级经营”学习团队学习了“唤醒童心”、“救救孩子,救救我自己”、“芬兰教育”、“走近华德福教育”等书籍扎实理论基础,从一本童书一个道理来引领青年教师们对教育的思考,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身边的教育教学故事,在实践品悟中,感受教育的真正价值。2011年,老师们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记录教师在“守护童心”实践中的心路历程,生动地诠释在“守护童心”探求之路中留下的发现与情结(或成功、或失败、或困惑)。从而共同收获属于自己,更属于团队的教育智慧和幸福。
3.“文华沙龙”学习型团队:构建了教师专业独立精神与多元发展的交互平台。
为了更好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与智慧火花。2006年起,党支部创建了由骨干教师名字命名“文华”“文晔”工作室。“文华工作室”——一个相信文学能点燃教育激情、艺术能激发教学创意的学习型组织。“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是我们的创室的目标,“视野相通、经验共享、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是我们创室的宗旨。在比较幽雅的环境下,学校为老师搭建了宽松、和谐的平台,重建和创新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研讨。它不仅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意和试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吸引和聚集了周边一些喜爱思考和敢于创新的年轻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大胆实践催发了新教育的萌芽。
几年来,沙龙的成员由最初的卢湾区几个小学教师,逐渐发展到跨区域(包括卢湾、徐汇、黄浦、浦东、大连、台湾等)、跨学段(小学、中学、大学等)、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信息、探究等)的教育工作者组成,开展了五十余次形式多样的沙龙活动(戏剧表演、专题讲座、读书分享、头脑风暴、项目研究、艺术欣赏、外出采风、主题论坛等)。活动主题为:“融” “问”“启” “然” “玩” “纵” “品” “韵” “思” “戏” “扬” “书” “贺” “师” “艺” “乐” “引” “S” “T” “C”------宽松和悦,切磋研讨、产生思想火花。
2011年,基于学校“守护童心”的办学精神,“文华沙龙”学习型团队坚持在教师交互上拓宽“网络”平台,在探索网络平台与分享沙龙运作途径与策略的过程中,营造皈依教师专业自主精神,构建宽松和谐的专业发展交互促动平台,探寻“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新路径、新方法,从而培育“教师社团”的独立精神和多元特性,促使“文华沙龙”学习团队成为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富有特色的路径。
二、实施成果
“守护童心”教师专业发展特色研修团队建设,首先为学校三年规划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学校在三年规划中提出“守护童心”为核心,是提升学校文化力,优化巨一师生的成长环境,促进青年教师梯队的快速成长,推进巨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其次,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实践平台。怎样使学校教师尽快融入学校的办学文化,促使他们从理解童心、走进童心,成为 “守护童心”践行者,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近几年来,我们构建这样学习交流、互动分享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在此既对本教师传输学校办学思想,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通过完善自我,实现专业成长的实践平台,更是有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再次,为改变教师教育行为引路把脉。在创建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落实教师敬业、勤业,彰显智慧、创新精神再次成为文明创建关注的热点。因此,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思考今天的教师?我们立足“童心”,依靠外国儿童绘本、“儿童哲学”阅读序列的实践,研讨何种工作状态才是教师的“乐为“与”“可为”的?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开展本项目研究的重要价值,就是力图探索与学校文明建设、学校精神相吻合,能最大限度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升华教育生命价值,从而提高促进教师智慧发展的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