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教育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发展规划 > 正文
改变只为童心而行
发布日期:2014-11-20    发布人:

我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乒乓球传统学校,也是一所百年老校。近10年来,学校在经历了“以稳定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文化求精致”这样三个发展阶段之后,重整行装走上了以“守护童心”为办学追求的创新发展之路。“守护童心”的责任与使命,为我们这所小小的百年老校注入了一泓涓涓不息的活水,激起了一朵又一朵致力于变革的浪花。我们认为:小学教育应该依归童心,依归儿童世界,为儿童提供贴近其生活的经历,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将属于儿童的生活、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使小学阶段成为孩子一生值得回味的美好人生经历。由此,“守护童心”已成为我校发展的鲜明标识,成为我校办学思想的核心。

一.     强化教师专业化学习,夯实守护童心的根基

记得那是0809年的两次假期学习论坛中,有一教师在论坛中提出:“现在的教师大多数游离在孩子的世界以外,我们常常以成人的方式引导今天的孩子……我们这一代老师本就是‘童心’缺失的一代……”。还有教师提出:“今天孩子最大的需求是什么?面对活泼天真的儿童,我们的教师目前急需改变什么?我们的教师能给予孩子什么?学校的课程设置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为谁而备课?”针对教师普遍对“童心”缺少关注的现状,在“守护童心”的办学追求引领下,学校首先着手加强了对教师们的专业引领,开辟了一条让教师在解读儿童过程中实现自主成长的学习实践之路。

体悟童心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技术,就这样,在巨一的校园里,从管理者到教师掀起了一场场问寻“童心世界”的头脑风暴,于是,教师成为了参与专业培训设计与主持培训的主体,“镀金半小时”、“班级经营”、“文华沙龙”等团队学习分享平台丰富了教师的精神生活,实现了教师对“守护童心”之路的探寻。

如,我校的 “班级经营”学习团队:顾名思义,它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状态,研究的是班级管理的艺术。

2010年起,在我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这个“以教育意义为导向”的教师专业成长团队通过外国儿童绘本、华德福教育、“儿童哲学”系列书籍近32本的研读与实践反思,潜心琢磨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用发生在教师身边的故事解剖儿童的心灵世界,并借鉴国外成功教育案例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感召、启迪教师,传递关注儿童成长意义的力量。

《小恩的秘密花园》、《想吃苹果的我和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给予树》、《责任》、《味儿》等儿童绘本引导我们的教师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儿童,很多以前教师难以接受,或者很不理解的行为,现在往往能够在儿童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中寻找到答案。绘本阅读使教师走进了“童心”,也让教师走进了孩子们的心,同时振动着自己的心。与之前相比,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有了更加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诠释和修正,教师们尝到了运用儿童绘本引导孩子成长的甜头。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儿童绘本已经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也慢慢学着正确看待自我,增进了扬己所长、补己所短的意识。

2011学年,我们认识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华德福”,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在教师们心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为了深入了解这位教育家的思想精髓,“班级经营”团队的年轻教师们分别寻找到了华德福学校的更多著作。因此,《教育的艺术》、《铁皮人的心稻草人的头 狮子的勇气》、《迈向个性的教育》、《请让我慢慢长大》、《学校是一段旅程》等“华德福”教育专著的导读活动拉开了序幕。在研修行动中,每位担任主持任务的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为大家展现华德福学校致力于创造真实,富有爱心的学习环境,运用艺术和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并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精彩实践,团队成员结合学习的收获,开展了一系列给孩子创造一个美丽、快乐和健康教育环境的实践探索。大家逐步感悟到:只关注分数的教育是死的泥潭,而对儿童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对他们心灵健康的守护,才是生机无限的清泉。每月一次,华德福教育专著的研读、讨论与实践,让教师们对童心,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2学年的“班级经营”研修活动就围绕“儿童哲学”这一主题展开。有一个想法十分明确:对儿童哲学进行研修,并非抱着要教孩子学哲学的想法,而是要试图成为孩子们够格的哲学“同伴”,准确理解和深切关怀“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征。因此,一次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思考的行动开始了:《孩子是个哲学家》、《收集思想的人》、《知识,是什么?》、《自由,是什么?》、《社会,是什么?》、《情感,是什么?》、《生活,是什么?》《我与世界面对面》等13本富有儿童哲学智慧的书本,进入师生共读的视线, 13期“儿童哲学”主题研修中,我们对孩子个体兴趣、关注点、生活习性、学习特征进行分析,让教师一次次触摸儿童认知的独特智慧,体会“每一个”独特的发展线条,并深入洞察个体的不同需求。研究学生让教师深切感受着儿童世界不一样的美,也看到尊重“每一个”,关怀“每一个”给教育带来的价值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意义。

活的“教育故事”记录教师在“守护童心”实践中的心路历程,生动地诠释在“守护童心”探求之路中留下的发现与情结(或成功、或失败、或困惑)。从而共同收获属于自己,更属于团队的教育智慧和幸福。

二.     打造童心校园文化,搭建童心成长的舞台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在开展“童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在校园内营造童心文化的的氛围。我们立足儿童发展的需求,致力于从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和节日文化等维度来加强校园童心文化的建设。

1.童心洋溢的精神文化

文化的创新需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对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在“守护童心”的办学思想引领下,我们对巨一“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传统文化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创新。立足儿童年龄特征,为学生所接受,于是基于学生需求,充分激发了师生的自信向上热情的“I CAN AND I DO”的行动口号逐渐成为当代我校师生奋进的号角、学校的精神。校歌歌词中的“你不做怎么就知道你不行?你不做怎么就知道你能行?你能行!你不试怎么就知道你不行?你不试怎么就知道你能行?你能行!”激发着、鼓励着孩子们不断自信,追求进步!自信心有效地表达着孩子自我的价值、自我的尊重、自我的理解。每届英语节会标的设计、学校校旗的设计都来自孩子们的创意,甚至我校百年校庆的徽标、邀请卡都来自孩子们的的设计,这些不仅体现了学校对童心的珍视,更体现了学校对儿童文化的尊重,展现了我校学生“我能,故我行”的精神文化。

2.童趣横生的育人文化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无论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和出发点多么得好,如果所提供的教育没有在孩子心灵中产生振动,那么,这种教育就可能会因接受程度低而缺乏效益。儿童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学校教育理应以儿童生活为中心。

在巨一的校园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向上的班名与幸福准则;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网,同学们可以在“班级论坛”上自由发表思想观点,讨论身边时事,“童言无忌”“甜心交流”“天使心语”“我行我秀” 这些论题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小的岗位,这样,班级成为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童书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教育的又一亮点。《小猫皮皮》、《规则》、《怕浪费婆婆》、《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童书已经成为主题教育课和心理课的教材,绘本资源的利用,使原本空泛的德育活动更加富有童趣,鲜明、灵活、富有生命力的系列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自主教育的效果显著提升。

3.童真童趣的环境文化

校园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这个环境是否愉悦,是否有趣,对于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校园的环境布置方面,为体现童心童趣。我们改变了千篇一律的名人画、名人言的张贴,主张把自主权放给学生,“我的教室我做主”、“我的校园我美化”、“我的校园我装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去布置自己的校园。教室里、走廊上到处呈现的是孩子们“生活在巨一”的涂鸦画、书画作品,以及孩子们自主向上的话语、手工作品。巨一的每一堵墙上、每一个角落都在说话,悄悄地告诉你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环境润物无声地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校园环境,更富有童真童趣,儿童们也更喜欢。

4.童心乐园的节日文化

罗大佑的《童年》里有这样的歌词,“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童年和游戏有着不解之缘。为此,我们设置了多姿多彩的节日,以游戏与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的童年更加五彩缤纷,形成了极富乐园色彩的童心文化。

每年12月份举行的巨一小学英语节,便是巨一人充满象征意义的梦想游戏,也已经成为了巨一师生“双语悦读课程”的展示舞台。这个传统的展示活动有着一个朴素的想法,即要让学校的孩子“人人都是舞台上的角”。巨一的教师们组成一个个团队,从儿童的角度去设计一个个表演环节,编撰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和剧目,让孩子人人参与活动会标的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能上台表演的机会。为此,在拉开大幕的那一刻,每个学生都是舞台上各具特色的“角”,这一个个“角”精彩地演绎着一部部富有童趣,又不失经典的剧本:《海伦•凯勒》、《丑小鸭》、《爱丽丝梦游奇境记》、《音乐之声》、《七个小矮人》、《暴风雨》……。孩子们童稚未脱、认真而自信的表演以及甜美流畅的口语,得到了市区专家的高度评价。在艺术节上,孩子们人人参与演讲、表演、画画、演奏,整整一周校园内都会荡漾着孩子无边的快乐;在科技节上,智力竞赛、模型比赛、高空落蛋、电子拼版人人上手,整整一月留下的是孩子们成长的标记与发展的智慧;在小小运动会、朗诵会和乒乓文化月中,也处处都有每个孩子幸福的身影。这些校园节日,成为巨一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成为巨一全体教师“守护童心”的见证。

 

三.     创设校本 “童心课程”,打磨童心参与磁场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基于“童心教育”的办学追求,我校在课程的开发与统整、实施与管理等环节,都以关注并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并正在逐步形成基于童心、为了童心的课程文化,以“会思慧玩”的学生培养目标建构了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使课程成为一段段陪伴学生成长温暖而美好的经历。

1.童心课程的生成:在建构“童心课程”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两大块面: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具体而言,我们将“优化学科、强化特色、关注体验、关心社会”作为“童心课程”实施的四大关注点,将“优化基础型课程、丰富拓展型课程、开发研究型课程”作为“童心课程”实施的三大路径,以“童智童慧(必修课)、童言童趣(限定拓展型与自主拓展)、童心童真(主题探究)”作为“童心课程”实施的三大抓手。具体而言,“童智童慧”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美术、音乐、思品与社会、体育与健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进行探索,重在激活学生热情参与的兴趣和自主建构的欲望;“童言童趣”课程的实施主要借助班团队活动、双语悦读、英语口语兴趣、兴趣走班课,以及乒乓文化课程、艺术人文课程、校园文化节等内容予以彰显,重在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活动舞台上的“角”;“童心童真”课程,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实施载体,重在引导学生从童心视角出发,激发探究社会、生活、和学习世界的真情实感,让教育成为一个滋养童心的过程,帮助学生在真切的感悟中收获成长。

2.“童心童真”体验成长:立足儿童视角,让课程成为呵护儿童成长的载体。我们对原有的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盘整与重构,设计了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满足个体发展需求、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主题教育系列。这个系列实现了年级衔接、课内外课程融合,并且层层递进,体现了持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即五个年级的教育主题都是以“自爱”、“自信”为起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年段的不同身心特征,设置相应的教育目标。即一年级“认识自己学会感恩”、二年级“保护自己 学会生存”、三年级“做好自己 学会负责”、四年级“展示自己 学会交往”、五年级“实现自己 学会关心”。同时我们引进了绘本系列,其中的德育资源在欣赏与认知中引发了情感的共鸣,绘本成了激发孩子内心真实情感体验的载体,激活了儿童崇尚榜样,自我改进,积极追求的自我愿望,使德育元素悄悄走入为儿童的心。

3.“童智童慧”课堂绽放:在基础性课程的实践中,我们立足课堂,培养学生“会思、慧玩”。教师们试着去接受、发现和理解“学”的意义,我们认为,课堂是一个培育学生思维成长的主阵地。

为了让更多巨一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校成立了以区学科带头人为领衔的“慧教学”实践研究团队,开启了“慧教学”的探求之路。从“基于发现”的教学,到“基于问题”的教学,再到“基于合作”的教学,“慧教学”的教学改革实践,践行了“守护童心”为核心的“生本发展”价值观,“会思慧玩”的学生发展目标也很好融入课堂。课堂已然成为学生充满自信地“学着玩”、“学会玩”的乐园。

4.“童言童趣”拓展实践:课程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与学生是否喜欢?要使学生喜欢,首先要坚持校本,坚持学本,选择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其次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精心创设了“乒乓文化”、“双语悦读”、“艺术人文”三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和十多门学生喜爱的兴趣走班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地顺应孩童的天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欣赏与品玩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经典之作,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的跨文化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

如,由学生的“思、玩”出发,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乒乓文化课程。课程的学习体系从“由远及近”分为五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落实到一个年级。在实践活动中强调的“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编排意图,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立足学习方式和能力培养。同时,整本教材仅提供探究性学习必须的核心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与一般的课程相比,巨一的“乒乓文化”课程多了一点“好玩”:写乒乓诗、玩乒乓创意、做小记者、演乒乓剧目,这样的课程令学生喜欢!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享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呼过瘾!

让儿童说儿童的话,让儿童做儿童的事,让儿童过儿童的生活。在我校,“守护童心”不是学校领导的单方面诉求,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课程、课堂、活动……甚至一砖一门,处处都彰显着巨一人珍视每一颗童心,珍视每一个孩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 版权所有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协力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