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教育 > 乒乓项目 > 正文
巨一乒乓故事
发布日期:2018-03-09    发布人:


(一)五块板起家   20世纪50年代末,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上海各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当时,巨一小学只是一所典型的弄堂小学,缺少活动场所,体育活动无法全面开展,巨一师生为之苦恼不已。教师们想尽办法为学生们提供场所。此时传来了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的喜讯。全国上下欢欣鼓舞,巨一师生也为之振奋。受此启发,在巨一小学体育教师纪大成的提议下、校长郭锡惠的支持下,学生们利用学校会议室的那张乒乓台拉开了巨一小学乒乓特色的序幕。   对一所弄堂小学来说,开展乒乓球运动无疑是举步维艰。全校近千名学生只有唯一的一张乒乓球台,即使一天24小时不间断使用也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大家出谋划策想办法,没多久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校门前的那个菜场。放学后那放菜的搁板不正是天然的乒乓桌吗?于是学校领导与菜场管理人员交涉协商,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很快乒乓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接着门板、铺板、地板和洗衣板这些器材也应运而生,学生们在“五块板”上热火朝天地开展起了乒乓球活动,菜场成为学校天然的运动训练场。   在举国上下热衷乒乓运动的60年代,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一颗为国争光的红心。巨一小学的师生们也是如此。大家拧成一股劲,为巨一的小小乒乓队员们呐喊助威,为他们提供当时尽可能优质的服务。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这样一群群期待的目光中,我们的小小运动员们摒着那一股子劲走上了一个个冠军宝座。1962年、1963年,在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巨一蝉联了男、女冠军。1965年,男女乒乓队在全国少年乒乓球小组赛中勇夺冠军。1965年的两个金灿灿的奖杯开启巨一小学乒乓球启蒙运动的篇章。1965年5月29日,宋庆龄视察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时,观看了上海巨鹿路第一小学荣获全国21城市女子少年乒乓赛小学组团体冠军的3名少先队员的乒乓表演,并亲切勉励道:“你们要好好学习,好好打球,将来长大了,为祖国争光。”《解放日报》为此撰文《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并刊登了宋奶奶和3位乒乓小选手的留影。巨一小学一时成为了上海家喻户晓的乒乓特色学校,在巨一历史上最珍贵的照片也由此诞生。1966年2月,第三届全国女子少年乒乓球赛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再次获得全国小学组冠军的巨一小学运动员,极大地鼓舞了巨一小学乒乓球运动的开展。 (二)有了乒乓馆   1982年,为了改善学校的乒乓训练场所,学校迁至南昌路366号,把三间平房教室打通,放入八张乒乓球台作为乒乓训练室,运动员每天仍需要排着队轮流训练。这样的训练环境对于巨一轰轰烈烈的乒乓运动来说是那样的珍贵和难得。可喜的是,1989年香港爱国同胞、永芳集团总裁姚美良先生捐资30万,区政府拨款40万共同为巨一小学建造了三个楼面的永芳乒乓馆供学生训练。1990年9月,永芳乒乓馆落成,当时在华东地区当时属于一流的乒乓馆,一字排开每个层面14张乒乓桌,成为巨一小学曾一度引以为荣的场馆。   在政府支持、学校重视、教练努力、学生拼搏的合力作用下,巨一小学成为乒乓球运动的全国获奖大户:20世纪70年代,学校被上海市体委命名为首批“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1996年,被国家乒羽中心命名为“全国乒乓球重点学校”。1999年,巨一小学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输送体育人才特殊贡献奖”一等奖。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 版权所有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协力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