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舞台上的角
——巨鹿路第一小学课程方案
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全国闻名的乒乓球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718平方米,座落在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南昌路上,与高雅的淮海路毗邻。学校教育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拥有教学大楼、综合楼、办公图书楼、乒乓馆各一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第一部分 学校课程发展基础
随着教育教学的实践和发展,我们发现脱离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的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孩子对于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学习主体在课程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课程承载着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的意志,意义重大。为此,在“I CAN AND I DO”的学校精神引领下,本校努力探索着以“守护童心”为核心思想的“会思、慧玩”的课程建设,并把“守护童心”作为推进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针对学校课程追求的目标、课程的丰富性、课程的系统性在实践体验中进行有效架构。通过学校课堂教学、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以及各类主题教育等途径开展的,并在实践研究中探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孩子在具有丰富性、多元性的课程学习中健康成长。
一、学校课程发展优势
1、“童心童智”的育德课程滋养。
2、“童言童趣”的校本课程架构。
3、“童智童慧”的课堂教学变革。
4、“守护童心”的教师队伍创建。
二、学校课程发展的空间与生长点
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进一步认知、理顺、规划与建构。在原有基础上形成对学校课程全新的、更加科学的认知。在新认知的基础上,理顺学校课程存在的课程结构、逻辑结构不合理,课程目标内容定位模糊等一些问题,进一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配置,实现较高层次的新的建构。
1、形成学校新的课程体系。
2、建构学校的“慧童心”课程群。
3、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舞台上的角”的诺言。
4、建设“改变,只为童心而行”的教师队伍。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哲学
基于学校发展愿景,巨一小学课程建设以“守护童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以打造一支“改变,只为童心而行”的教师队伍为支点,以培养“会思慧玩”的学生为目标,逐步构建起了巨一小学特有的“慧童心”课程。
一、学校教育哲学:守护童心
这些年,我校在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守护童心”的办学理念,并赋予了“守护童心”新的内涵,即“让儿童说儿童的话,让儿童做儿童的事,让儿童过儿童的生活”。
二、课程理念:慧童心
我们对“慧童心”概念的理解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呵护(最大限度地关注儿童身心的自然成长与发展,对规律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准则的坚守);对儿童智慧的培育与关注(使儿童天性得到滋养,使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教师用智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促使孩子“会思慧玩”,智慧成长。
三、课程模式:“慧童心”课程
基于学校发展基础、学生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慧学习”——基础学科课程、“慧体验”——活动体验课程、“慧合作”——特色发展课程,让这些课程形成有规则、有规律、合逻辑的三大模块课程系统。换句话来说,我们努力将“慧童心”课程打造成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成长旅程。
第三部分 学校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会思、慧玩
巨一学生在成长中勇敢地思想,智慧地活动。
二、课程目标:“会思慧玩”,人人成为舞台上的角
依据“守护童心”的办学理念和“慧童心”课程的内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对本校“会思慧玩”的学生培养目标进行深度解剖,完善“慧童心”课程群,让每一个孩子“会思慧玩”,人人成为舞台上的角。
第四部分 学校课程体系
这些年来,学校以“慧童心”作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核心理念,以“会思慧玩”的学生培养目标作为课程实施的方向性引导,研究课程全面推进的策略和路径,丰富发展学校的模块化课程群,形成巨一“慧童心”模块化课程群。
一、课程结构
“慧童心”模块化课程群的立体结构
二、课程内容
1、“慧学习”基础学科课程:建设“1+X”课程群
2、“慧体验”活动体验课程:建设“2+X”课程群
3、“慧合作”特色发展课程:建设“3+X”课程群
三、课时安排
我校严格按照市教委有关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根据学校的课程计划,对2017学年的全校各年级课时做了详细的安排。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我校在3点半放学之后还开设了一些艺术类的社团,通过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玩”中促“思”,“会思慧玩”,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第五部分学校课程评价
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活动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是鉴赏课程实施过程中复杂而丰富的教育现象的意义的过程。我校的“慧童心”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这三个部分,课程的评价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真正发挥评价引领的积极作用,保护、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会思慧玩”目标的达成,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课程设计的评价
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包含课程目标的评价和课程计划的评价,包括此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课程实施的意义、目标的适切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等,主要通过专项课程计划、活动预案或备课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课程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学校课程才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二、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发现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即“慧课堂”的教学特色是否凸显,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活动展示、家长和学生问卷进行评价。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用于对教师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
三、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会思慧玩”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运用绿色指标学业水平测试、成果展示、团队评优等进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用于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学校整体的课程规划提供依据。
巨一小学
2016.9